2021年全市水利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2-04-26 12:43 浏览量:

一、2021年水利工作总结

2021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续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泉州市因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激励表彰,奖励2000万元;彭村水库工程荣获20192020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一)稳增长,水利建设提速提效

2021年,全市计划实施水利项目133个、完成投资76.1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6.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31%,投资完成量、完成率和项目完工数、开工率均位居全省第一;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和工地标准化建设,有力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安全。一是在建重大水利工程稳步推进。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完成投资2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1%,大坝已完成投资7751.41万元,占标段总投资的10.93%;七库连通工程引调水工程惠女至菱溪、黄塘暨陈田至泗洲段已建成并于1231日正式通水,标志着七库连通工程总体全面建成。二是民生水利项目超额完成。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牵头拟订《泉州市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意见(20212025年)》,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于611日印发实施;新改建农村供水管网735公里,占年度计划的122.5%;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7.9万亩,占计划任务17.3万亩的161.3 %,安溪山都小流域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完成南安、德化22020年度省级库区移民后扶项目示范区建设。三是前期项目取得新突破。山美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全省唯一);永春纳入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全省仅2个);南安市列入全省综合治水试验县名单,规划方案通过省水利厅审查;闽江北水南调工程列入全省十四五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总体方案通过省水利厅评审中心专家评审,目前已完成工程可研报告编制。四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全省率先完成十四五水利规划编制,经市政府同意后印发实施;全市规划实施项目245个,总投资761.88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404.9亿元,较三五完成投资增长14.16%,占全省十四五规划投资的19.25%,位居全省第一。至2021年底,有十四五规划编制任务的9个县(市、区)均已编制完成并印发。

(二)美生态,河湖长制有能有效

持续加大河湖综合治理和保护力度,谋划生成一个中心四个百建设项目,并将每年926日设为泉州河长日,开展系列巡河活动,共同推动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升。112月,14个国控断面类水质比例100%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类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95.98%,排名全省第一。一是补短板。制作100幅解决源头问题河流地图,以流域为网格、排口为单元,梳理排口内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主体,按照轻重急缓,实行红黄蓝分级管理,加快重点河流治理。二是强监管。选聘人大代表河长142名,开展认河、问河、督河工作;全面推行河湖警长制,落实各级河湖警长254名;深化河长办+公检法司联动机制,联合市检察院共筛选13个水环境突出问题开展联合督办,推动问题整改到位。三是强能力。成立泉州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中心,开展互花米草、水葫芦综合整治等3个科研项目研究;出台《泉州市河湖长制标准化建设管理办法》,落实专项资金930万元,基本建成标准化试点113个,实现县级全覆盖、乡镇级过半。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河长制主题公园,累计建成102座,集中打造河长制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四是抓整改。完成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整改任务销号备案,112月合格率达到96.67%,有效改善因水电开发造成的河流减水脱流现象。

(三)夯基础,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针对去年以来全市降水偏少等情况,科学预判、精准调度,通过山美至惠女连通工程应急供水等措施,有力保障沿海地区和中化等大型企业用水需求,累计应急供水8800万方。同时,加强行业监管,在全省率先制发《水利工程防范应对台风暴雨工作细则》等制度,并建立山塘安全防范一张图一张表工作机制;落实重点山塘五个一防汛应急物资724套,强化落实农村水电站等小型水利工程安全管护措施,有力促进运行安全。20215月,我局在全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视频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持续深化平安库区创建工作,积极维护库区稳定,注重舆情管控,协同政法、公安、信访部门对重大涉稳信息进行排查处理,切实做到上访活动信息可知、行为可控、危害可防。全市各级移民管理机构一年来共受理来信来访14起,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得到省里表彰。

(四)严落实,机关党建工作亮点纷呈

在市直机关第十三轮五好党支部创建中,系统26个党支部中有19个被评为先进五好党支部,其中标兵党支部3个、数量位居市直机关前列;机关党委《党建进工地,支部不临时》案例荣获市直机关机制体制创新二等奖;《关于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实践探索及问题对策研究》获2021年全市党建课题调研一等奖一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积极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深化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持续推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探索开展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通过优作风、强服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二是强化模范机关创建。牢记政治机关定位,突出党的领导在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统领地位,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水利落地生根。机关党委在市直机关两优一先表彰会上就模范机关创建作典型发言。三是强化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规范化任务清单,做到与水利业务工作四同八个纳入。突出党建带群建、带文明创建,重点加强水情教育,弘扬新风正气,健全完善突发热点舆情引导处置机制,为推动我市水利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营造氛围。市水利局机关、龙门滩水资源调配中心获评第九届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四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以审计、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通过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专项督查、点对点调研、面对面廉政提醒谈话、主持修订完善内控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队伍廉政教育,强化行业监管,扎紧制度笼子,有力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十四五规划实干之年。我市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锚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两会确定的任务目标,按照三水共治、九策并举的总体思路,统筹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系统治理,进一步提升我市水资源统筹调配、供水保障和战略储备能力,切实为奋力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提供水安全保障。总体上,实施“3331工程,扎实抓好供水、净水、防水患三项工作,全年计划实施水利项目177个,完成投资77.61亿元以上。

(一)三项措施保供水:坚持全市“一盘棋”,建设大水网。立足我市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原则,加快构建完善三库两闸、七库连通、北调西引的现代化高效水网,做到发展不缺水、百姓喝好水。争取到2035年,基本建成泉州市现代化高效水网,实现晋江、洛阳江与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多水源多通道连通,为泉州中长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一是建设骨干动脉。在加快白濑水利枢纽工程、马跳水库建设的基础上,推动跨流域调水工程开工建设。北面加快闽江北水南调工程(泉州段)开发方案专题论证报告编制,争取我市的规划成果得到吸纳应用;南面加强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与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衔接,跟进推动石壁水库扩建以及石壁水库至新安水库泵站输水线路工程纳入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可研报告。其中: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包括主体工程和先行工程,主体工程主要内容为湖库连通及沿线水源地保护,争取今年底开工建设,先行工程金鸡拦河闸上游水源地环境提升工程争取3月开工建设。二是完善区域水网。加快两江连通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力促全市9个县(市、区)全面开工建设,计划完成投资8亿元以上,新建或改造供水管网1000公里,新改扩建规模化水厂4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8%;健全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快速响应机制,持续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监测排查和动态清零,确保不漏一村一户,坚决守住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底线。三是策划抗旱保供工程。积极与省水利厅对接,按照“1年见效、2年解决、3年清零安排,策划实施水源提升、引提水、输水等抗旱保供工程,确保遭遇历史记录最重旱情,旱区群众有水喝、重点生产有水用。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强灌区建设管理,力争山美大型灌区开工建设、安溪兰田中型灌区建成见效,形成从水源到田间、从供水到用水、从取水到排水相协调的灌排工程体系,提升粮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持续推进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整改提升,落实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二)三项举措抓净水:突出水质严标准,打造幸福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要指示精神,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流域为单元,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打造河湖健康美丽、人民满意的幸福河。一是深化河湖长制。围绕两江一带建设,以水质达标提升为目标,统筹协调全市河湖长制工作,完善智慧河长指挥平台,探索建立河流治理量化考评体系和年度考核水质指标一票否决考核机制;开展电子流域地图制作,深化一个中心、四个百建设,开展全市430条河流的全覆盖水质监测工作,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二是持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大力推广长汀经验,久久为功、依法监管、系统治理,不断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争取2025年底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90.33%以上(全省为93%)。2025年底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90.33%以上(全省为93%)。2022年,将以南安、安溪、永春等3个县(市)为重点,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计划治理水土流失14万亩,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0.7公里,推动永春县、惠安县黄塘溪小流域、德化县水土保持科技园、安溪县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等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持续用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系统,严肃查处未批先建”“未批先弃”“未验先投等违法违规行为,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三是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以安全生态水系、清新流域建设为抓手,实施河湖空间带修复,打造沿江沿河沿湖绿色生态廊道。全面推进移民后扶项目示范区建,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水库移民美丽家园。扎实推进水电站清理整治行动,抓好时间节点控制,科学合理核查评估,完善生态保护措施,加强生态下泄流量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三)三个抓手防水患:加强监管保安全,建设宜居城。优化流域防洪工程布局,加快构建以江海堤防、水库水闸、分蓄滞洪区等为主体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推进水利管理现代化,提升水利管理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确保江河安澜、城市安宁、群众安居。完善防洪体系。借鉴高水高排+联排联调福州模式,推进中心市区联排联调项目前期;继续开展晋江防洪工程、闽江防洪工程建设及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加快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入海河口整治规划,推动实现山洪不进城、涝水及时排”“县县达标、乡乡设防加快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常态化开展水库海堤除险加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全面完成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和水利枢纽工程联排联调,精细调度水库蓄泄雨洪,进一步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是建设智慧水利。以打造全国智慧水利示范城市为目标,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汇聚涉水工程数据,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建设全市统一平台,分年度分层级实施,统筹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灾害防治、水工程维护、水文化弘扬,实现涉水资源全行业整合,构建高效能的智慧水利监管网络。三是强化行业监管。建立常态化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和划界工作,继续推广市场化、专业化管护模式,探索创新水闸、海堤和山塘社会化管护机制。压紧压实水利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加强山塘、电站、堤闸、在建工程等重点风险隐患的管控治理;推进工地标准化和智慧工地试点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加大飞检、抽检力度,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效益。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心市区一体化开发建设的总要求,探索推进以区域涉水行政事务统一管理为标志的水务一体化改革。

(四)突出政治引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引领保障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一是创建模范机关。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五好党支部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两个维护、当好三个表率。重点聚焦党支部达标创星,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二是主动服务大局。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突出党建引领、党员领跑、市县乡村四级联创,开展三贴近三促进活动,即水利规划贴近基层实际、促进项目落地,业务指导贴近项目全过程,促进项目提速,干部服务贴近一线,促进水利建设成果转化,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结果好、三季度态势稳、四季度冲劲足的年度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坚持党建带群建,坚持举旗帜、锻队伍、展形象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水利文明单位创建内涵品质,扩大水利志愿服务覆盖面影响力,广泛开展文明风尚行动,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三是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不折不扣完成市委巡察回头看整改,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加强廉政教育,抓好关键少数,做实做好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紧盯水利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纠治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