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时间:2021-09-06 09:28 浏览量:

近年来,泉州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建设山青水美地绿泉州城,“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0万亩,水土流失率由2015年13.35%下降到2020年的10.72%,水土流失治理区保水保土功能显著提高。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切入点,结合清新流域打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产业发展等,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精心筛选项目

    在项目筛选申报上,坚持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出发,以小流域为单元,对照2019年水土流失现状图,以消灭水土流失斑为主,从“十四五”水土保持建设工程项目库中,优先筛选水土流失率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危害群众生产生活、业主积极性高的项目进行申报。2021年,泉州市向上争取到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4个、国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1个,省水土流失攻坚治理项目3个、省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2个、省水土保持生态村建设7个,并选取其中10个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万亩,治理崩岗16座,建设安全生态水系14公里、水保生态园10座。

 

综合布设措施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轻度、中度水土流失区综合布设封禁措施,在强烈及以上水土流失区综合布设各种水保林、补植、种草等措施,严格对斑治理、精准治理,减少水土流失斑。同时,结合清新流域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对崩岗进行治理,对坡耕地茶果园进行改造,对河道、沟渠进行综合整治,打造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如:永春县坚持项目建设带动,扎实推进综合治理,探索形成了一套永春模板。在崩岗治理方面,按不同类型采取“一处一策”,把崩岗与生态茶园建设,保护、恢复耕地,改善水利设施、发展农村经济等相结合,变崩岗侵蚀区为农业发展区、生态良好区;在坡地改梯方面,先后总结出“水泥空心砖为园埂”“生态袋装土筑埂”等坡耕地整治新模式;在流域治理方面,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土流失治理、河道治理为重点,统筹推进流域治理工程,该县荣获“全国河湖长制激励县”称号,治理经验列入全国典型示范区并推广,桃溪生态修复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安溪县针对崩岗水土流失特点,采取“上截、下堵、中削坡、内外绿化”的措施进行治理,减轻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针对茶园水土流失较严重问题,采取退茶还林措施,推广茶树留高、埂岸梯壁留草等耕作方式,提高茶园覆盖率,同时配套建设园间道路、沉沙池、蓄水池等,改善茶农生产条件。南安市探索实施治山、治水、治污的“三治同步”措施和水保公园的“园村模式”,通过河道、小溪、沟渠、池塘整治和“四旁”绿化美化,打造山上林木葱郁、山下溪水清澈、人居环境秀美的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

 

扎实推进实施

    针对今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补助资金比例较少问题,按中央补助资金的10%安排市级配套资金171万元,有效缓解地方配套资金压力,确保项目有序实施。同时,组织相关专家、工作人员组成水土保持技术服务组,对治理项目谋划、前期工作、措施布局、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指导服务。今年来,多次组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现场督导推进工作,具体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截至8月底,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41万亩;封禁、补植造林9.26万亩;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0.15万亩,配套建设机耕道、田间作业道2.8公里,截排水沟2.9公里;开展崩岗治理10个;建设安全生态水系12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