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惠安县:创新“四色”治水管水用水工作法
来源 :人民法治网 时间:2021-01-11 16:29 浏览量:

  【编者按】福建省惠安县是典型的土地贫瘠、水源匮乏地区,是地处亚热带却水稻种植偏少的历史地瓜县。解放后,全县人民艰苦奋计,在党的领导下大兴水利,并且在战天斗地修水利中竖立了典型的“惠女精神”。如今,惠安创新“四色”治水管水用水新方法,值得“河长制”保护水资源工作的交流、借鉴。

  福建惠安县虽然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但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年水资源占有量375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年水资源量的11%,属于极度缺水地区。近年来,该县创新蓝链拓源、绿线护河、黑脸监管、红色传承“四色”治水管水用水工作法,布局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涵养水体、改良水质,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走出一条“多源引水、全民护水、集约用水”的新路。11月底,惠东应急水库正式下闸蓄水,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再添新的水“源泉”。

    01蓝链拓源 引水解困 

  

主动融入全市七库连通大局,奋力攻坚完成惠东应急水库项目建设,每日可为泉惠石化园区供水30万吨,切实担负起保护石化产业发展“引擎”的润滑剂重任。
 

  一是精心谋划。委托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面掌握当地水文、地质特征,精细测算惠东片区用水需求,充分比对项目实施路径,科学策划工程选址和选线,确保各项工作推进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二是专班驻守。明确由县委、县政府1位分管领导作为挂钩领导,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项目工作专班,推行全流程、全周期对接推进模式,按照“容缺预审”“特事特办”原则,在短时间内就完成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工作专班全面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呈报挂钩县领导解决,确保项目每个关键环节、每个关键点位都快人一步。

  三是高效攻坚。成立专项攻坚领导小组,对总长83公里干渠存在的渠底淤积、护坡杂草、闸板老化、渠道渗漏、农业灌溉输水涵洞漏水等隐患进行整修,累计完成渠底清淤约2.2万立方米,渠道巡查道路清障18公里,闸板更换5孔,渠道打缝勾缝约1100平方米,防渗加固7.794公里、新建砼路10.24公里,增设渠道防护网7.1公里、下渠台阶50处、错车道10处。

  02绿线护河 活水清流 

  树牢“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的理念,持续改善县域重点溪流和流域周边镇村环境质量,构建起护卫水资源的绿色防线。

 

  一是常态巡河清源。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县双河(湖)长,县政府副县长担任县级溪流及小型水库流域河(湖)长,每月由河(湖)长亲自组织水利、城管、住建、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题巡河,现场督办、一线解决巡河发现问题。设立黄塘溪、林辋溪2个流域管理中心,依托148名河道专管员和基层镇村河(湖)长等力量,推行“全面摸排、统一调度、清单化解、督查督办”闭环式问题办结模式。今年来,先后组织开展日常巡河5万多人次,办结巡河发现问题4569个、办结率99.89%。

  二是补齐短板防污。以黄塘溪、林辋溪、蔗潭溪流域为主线,投入1.1亿元推进周边镇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收集管网建设,新铺设污水接纳管道85公里,实现流域周边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分步实施林辋溪支流东风溪河道整治工程、县城区排水管网深度普查及全县排水管网缺陷整改修复(三)期,从源头上减少生活性污水汇入溪流。

  三是美化岸线提质。在重点溪流沿岸选定22个视野宽广、绿化茂密的点位,委托第三方机构统一踏勘设计,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设置景观节点,打造群众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口袋公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成林辋溪、东港溪等6个市级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整治溪流河道200米、清淤3000平方米,新建护坡护岸300米、机耕路100米,封育治理3300亩。

  03黑脸监管 治水除乱 

  紧盯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的“四乱”现象,整合水利、生态环境、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涉水部门力量,建立“科技监测、铁腕打击、协同共治”的水资源治理新格局。

 

  一是强化科技赋能。先后投入314万元,实施“智慧河流”一期、二期项目,在黄塘溪、林辋溪、蔗潭溪、锦阳溪等重要溪流流域的关键位置安装视频监控站点54个,有效消除监管盲区。 启动建设智慧河长信息监控指挥平台、水质检测实验室和河长制宣传驿站(河道调解室),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无人机巡河服务,持续提升管护水平。

  二是提升打击力度。颁布县2020年1号河长令,深入实施碧水清河专项整治和黄塘溪、林辋溪流域水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累计排查整改问题31个,拆除涉水“两违”建筑21处、447平方米,清除弃土弃渣8361立方米,打捞河漂垃圾35853立方米,取缔禽畜养殖125处。

  三是增强监督实效。深入开展“护法水源,野保同行”行动,在县河长办设立检察官和法官工作室,建立流域湖长制保护联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增强生态司法保护职能。今年来,县检察院针对部分乡镇辖区河道水浮莲、河岸生活垃圾问题发出检察建议书3份;县法院、县检察院联合督办东桥镇埔殊溪河道、山塘淤积堵塞、沿途生活污水未完全收集处理、螺城镇溪南村蛋鸭养殖场清运等问题。

  04红色传承 亲水思恩 

  坚持“吃水不忘挖井人”,以惠女水库建成60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纪念活动,推动党员干部群众传承和弘扬惠女水库治山治水精神。

  一是承载历史记忆。设立惠女水库纪念馆,陈列建库老照片、劳动使用工具等历史文物,纪念馆先后被评为省妇联“三级联创”基地、市妇联“惠女精神教育基地”,建馆以来先后接待干部群众参观4万多人次。精心收集惠女水库建设过程中的经典劳动场面等图片资料,印制惠女水库建成60周年纪念邮册。

  二是唱响治水新歌。创作3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闽南语快板南音宣传作品,组织开展河长制原创闽南语歌曲征集活动,评选出河长制主题闽南语原创歌曲《水韵情思》,在电视台、广播、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上广泛推介。拍摄制作以传承水利精神为主题的微电影情景剧《“江湖”儿女》,荣获水利部第二届“守护美丽河湖”全国短视频公益大赛优秀奖。

  三是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干部和惠女水库周边镇村志愿者成立惠女护河队,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崇尚健康生活”活动;策划成立“惠女水库扶贫济困基金”,精准帮扶病困的水库建设者;联合开展以“全民参与碧水攻坚战,共建共享五个新惠安”为主题的河长制宣传志愿服务活动,营造爱水节水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