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
近日,我市被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授予“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为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自2008年4月被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四大领域的节水措施落实,自主研发建设水资源动态管理系统,对重要水功能区、水源地、重点取用水户的水质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和统一调度,逐步建立完善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提高、水价调节”等为重点的节水工作体制机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全市用水总量32.73亿立方米,与2008年相比,万元GDP用水量由116立方米下降到62.7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由404立方米下降至391.5立方米。 (办公室、水政科)
市防指召开泉州市山美水库、金鸡拦河闸、晋江下游防洪堤2014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
5月4日下午,市防指在山美水库召开泉州市山美水库、金鸡拦河闸、晋江下游防洪堤2014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山美水库、金鸡拦河闸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晋江下游防洪抗灾指挥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市防指指挥长林万明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
会议总结回顾了山美水库、金鸡拦河闸、晋江下游防洪堤2013年防汛抗旱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防汛抗旱形势,全面安排部署2014年防汛抗旱工作。林万明副市长指出:山美水库、金鸡拦河闸晋江下游防洪堤贯穿于晋江流域上下游,是一个内在的、连续的、整体的防汛抗旱系统工程,是泉州人民的“生命库、生命闸、生命堤”。强调做好这三个工程的防汛抗旱工作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要进一步认清防汛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以及市防指的具体安排部署上来,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紧绷防汛抗旱这根弦,把形势估计得严峻一些,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到位一些,牢牢把握防汛抗旱的主动权。二是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履行防汛职责。不断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切实将责任制贯穿于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思想到位、职责到位、指挥到位、措施到位。要严格执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调度指令。对因领导不力、工作疏忽或处置失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三是要进一步强化防御措施,切实掌握工作主动。要立足于“早”,切实在工程措施、工作机制、防汛队伍、物资储备等方面下功夫,做到各项措施早安排、早落实,确保在主汛期来临前完成各项度汛准备。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增强工作实效。要加强天气预报和雨情水情监测,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信息。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调度方案和应急预案,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严格执行经批准的汛期运用调度计划,加强雨情、水情、旱情分析,加强全流域、上下游沟通联系,科学调度各类防洪工程和水源工程。
会前,市政府林万明副市长带队检查了3个单位防汛备汛工作情况,实地察看了晋江下游防洪堤金山水闸、金鸡拦河闸及防汛仓库、山美水库溢洪道及防汛仓库。 (防汛办)
全市水利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截至4月底,全市水利项目完成投资13.93亿元,占年度计划31.3%。17个重大水利项目完成投资9.24亿元,占年度计划24.6亿元的37.48%。其中:彭村水库主体工程于2月全面动工,将于10月实施围堰工程,年底浇筑大坝;山美至惠女连通工程项目可研报告报省发改委待批,初设编制已完成,预计10月前可动工建设;中化原水工程已完成征地11公里、管道埋设5.2公里;山美水库湖泊生态保护试点项目年度实施项目完成市级审核,部分项目已先行实施;晋江防洪工程试验段永春东平、石鼓堤段、安溪吾都、晋江溜滨堤段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一期工程永春湖洋、蓬壶和南安洪濑段已完成招标工作,其它堤段正在抓紧招标,年底部分堤段可基本完工,二期工程正抓紧开展项目可研工作;洛江八峰水库主体工程完成右岸改线道路土石方开挖、导流明渠施工,力争年底主体工程过半;泉港双溪水库正加快推进湄洲湾南岸供水工程隧道改线工程和输水隧洞进水口、砌石拱坝建设,计划年底完成大坝砌体3万立方米和上坝公路路基挖填及引水隧洞开挖、衬砌等;金鸡拦河闸至第三水厂输水管道工程正加快可研立项报批工作,预计9月招标,10月开工。 (办公室)
【/】
▲ 日前,永春县通过应急视频系统,召开防汛抗旱及山洪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议,县防指成员单位有关人员、各乡镇防汛指挥长、分管国土领导,水利、国土工作人员、各村书记、主任、驻村工作队长、水库山围塘管理人员、地灾点监测员等人员共约1120人参加了培训。 (永春县水利局)